口红的起源是什么
人类想把颜色涂在嘴唇上的这种习惯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人类众多行为的第一次,往往遵循着生物冲动和宗教原因。
据发现,人类涂口红的最早证据,比接吻的最早证据要早得多。
在中国最早使用的口红的文物证据是新石器时代(公园前年-公园前年)的红山女神像,先民们在女神嘴唇涂上朱砂。
(红山女神像)
而啵啵的文物证据则得来到汉朝(公元前年-年)
而在国外,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约年前),但16世纪前的文献档案和文学作品都没有出现过关于接吻的描写。
不过虽然第一支口红是在苏美尔文明发现的,但最热爱口红的古老民族肯定是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极爱化妆——不分男女,全民红妆,不分日常庆典,天天上妆。
有一个说法是尼罗河三角洲的日晒酷热环境让古埃及人特别有护肤、美肤的意识和需求。
在帝国全盛时期,家家户户都自备制作口红的金属和木制工具。
古埃及人对色彩的追求和运用一向是大胆的,他们把各种天然染料搭配起来,搞出了各式各样的口红配方。
红色系是当仁不让的重头。因为一般人用的口红,多取自代赭石,有的会混合树脂树胶以增加粘性。
(代赭石)
不过紫色系和黑色的口红也很流行。最令人咋舌的是,他们甚至调配了一种蓝色口红出来!
(古埃及口红的颜色估计比这个还要多)
讲到埃及的口红,就一定要讲到口红发烧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
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更出名的一个称呼是“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
她特别偏爱一种从雌胭脂虫的脂肪和卵中提取的洋红色,她的喜好让洋红成为口红最经典的色系,影响至今不辍;
她为口红的使用制定了条令:嘴唇着色必须用潮湿的木条;甚至她离世之后,人们还不忘在陵墓中放几罐子唇彩。
但可惜的是,随着古埃及衰落,口红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希腊文明早期,女性是不喜欢涂口红的,那时候涂口红的只有……妓女。
古希腊的口红的成分里有
绵羊的汗液
人的唾液
鳄鱼的粪便
这个恶劣的配方充分表明了当时口红的低贱地位。
第一条关于口红的法律也在那时候颁布。
妓女如果在非指定时间出现在公共场合,或者没有涂上指定色彩(通常为酒红色)的唇彩和化妆以区别于“普通”女性,他们将受到严厉惩罚。
但到了希腊文明中期,口红突然就火了。原因不明……
总之一瞬间,口红直接从妓女和外国人的日用品变成了精英贵族阶层的新宠
贵族用的口红肯定要换配方啦,升级为由蔬果汁液(如桑葚和海藻),紫草根和朱砂来制作。
不过这只是个有钱人的游戏。
贵妇用纯天然口红,荡妇用污秽口红,而贫妇就别想用了。
紧随着希腊文明之后崛起的就是罗马帝国。
有钱任性的罗马帝国,整个社会的享乐之风非常严重,
上层社会更是穷奢极欲,使得当时的香料和化妆品的使用又到达了一个历史的巅峰。
其中最任性的就是罗马皇帝尼禄的皇后波普姬
传说她有超过名侍从整理她的妆容,包括让她的嘴唇一直色彩饱满。
而且她还是发明吻痕游戏的人
她会涂满口红和尼禄接吻,在尼禄的唇上完整地留下自己的红唇印
尼禄和波普姬的爱情游戏,引得不少人效仿,结果却是开启了死亡之吻。
因为他们口红用的原料除了传统的赭石、苏美人用的白色铅粉、古希腊人用的朱砂以外,还有含有水银的海藻,这样剧毒配方让口红成为毒药。
罗马帝国最后盛极而衰,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公元年左右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降临。
而口红的黑暗时代也从此降临。
那时候的教会认为口红能大大地增加女性的性魅力,是邪恶的性的标识。
到了中期,宗教批判变本加厉,指出“一个化妆的女人是撒旦的化身”,
使用化妆人为地改变容貌,是亵渎了上帝的荣光。
同时,十字军东征从中东带回各式口红,口红甚至带上了邪恶巫术的神秘色彩,
口红被认为有治愈疾病、守护生命、驱赶死神、控制男性心智的魔力,这让教会更加愤怒了,于是口红制作、交易和使用甚至成了施行巫术的邪恶行为。
有趣的是,虽然教会和政权对口红一直持批判抵制态度,但是口红依旧能悄然盛行。
看来叛逆心理大家都有。就连王室都迷恋着口红。
1年代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登基
她也是个口红控,不过她喜欢的不是洋红色,而是用胭脂虫、阿拉伯橡胶、鸡蛋蛋清、无花果乳做成深红色的口红。
传说她和随从还研发了第一支以石膏为基底的固体唇笔,于是宫廷的女性纷纷效仿女王。
伊丽莎白女王也深信口红的治愈魔力,几乎把口红当良药来使用
生病或萎靡时就涂大量的口红,去世那天她用掉了约1.25厘米长的口红。
20世纪来临,美国进入全面工业化、现代化,经济飞速增长。
自然地,口红发展的主要舞台被搬到了美国
年,史上第一家销售化妆品的百货公司——纽约B.Altman百货公司开业,一种可以上腮和唇上红色的化妆品获得了发明专利。
年第一支管状口红研发成功
年第一支金属管口红问世
年旋转口红被发明
而把口红推向巅峰是二战的硝烟。
二战期间,口红制造销售商构思出了逆天的宣传策略——把口红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口红是在国家危难面前仍充满活力并具有治愈能力的女性化身,女性涂上口红能为士兵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所以口红被重塑成鼓舞士气的爱国主义符号。
讲个小故事给大家:
口红和鞋子一样,都是最能暴露出一个女人本质的细节,轻易马虎不得。
《色戒》里。在浅水湾餐厅,王佳芝和易先生一起进餐,王佳芝喝过的玻璃杯口上,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口红印。
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没什么,因为口红也难免会粘杯。
但是易先生看到之后,就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留心的话,没有什么事是小事。”
暗示着那时稚嫩的王佳芝就已经暴露了,为什么呢?
因为王佳芝伪装的身份是富商妻子麦太太,按理说她应该用的也是持久不落色的高级唇膏,但是她的口红印清晰地印在了杯沿上。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她是习惯出入上流社会的淑女,那么她也应该会及时地将杯沿的口红印不着痕迹地抹掉,方才符合这个阶层人群的优雅做派,否则就太失礼了。
但是这些东西,王佳芝统统都是不知道的。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enuoxiaoman.com/khcf/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