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啥李佳琦线上卖千万口红,售楼员

图源:网络直播截图

前日,阿里巴巴发布Q3财报:财年第三财季,该公司营收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62%!

如果说阿里巴巴代表了线上生意“火”的一面,那么现在处于“冰”点的房地产,肯定是一个最想拜师学艺的行业了。

以线下交易为主的房地产,在遭遇了疫情严重影响之后,纷纷开始线上营销,搭建或参与各类直播平台。

不少开发企业花费大量力气在上面,人力、时间、金钱、组织,投入巨大。不过,从目前各大楼盘反馈的效果来看,还不容乐观。

李佳琦能在网上卖千万口红,置业顾问为啥网上难卖一套房?难道是置业顾问不够专业?形象颜值不足?表达能力不强?镜头感不佳?。

都不是!

其实,这与置业顾问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关系不大,也不是所有买房需求都消失了,更多是由房地产本身的商品属性决定的。

大部分有品牌商品都是可以实现标准化的,小到一瓶可乐,大到一辆跑车,你买到的和别人买到的差异很小。

而房子却不是!

不同楼层看到的景观不同,不同楼栋相邻的道路不同,不同朝向享有的采光不同,不同单元所处的位置不同......甚至不同门牌,在购房者心中的地位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有的讨厌。

不仅如此,房子还属于高价、低频的消费商品。有很多家庭一辈子可能只买1、2次房子,因此慎重程度会更高,风险意识会更强。在眼不见实物的背景下决定购买,对购房者来说会有决策的难度。

因此说,当前热闹一时的线上卖房,更多成为了一种表演。

此类表演,对领导表明“我也没闲着”,对同行展示“你有我也有”,对自己安慰“确实在努力”,至于有什么样效果?那倒是其次了。

从1月底以来各大案场反馈的实际营销效果看,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间接印证了上述判断。

那么,是否说房地产的线上营销完全没有必要了?

其实不是!而是营销的方向有偏差。

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线下无法恢复的当下,房地产营销走线上的路是没有错的,但传播内容和传播防线,应该更符合客户需求和心理,更符合传播规律。

从传播目标来说,在疫情中,开发企业首先要做好的,是对前期业主特别是已交付社区业主的关怀和服务。

当业主发现自己社区的服务标准更高,服务内容更加细化,开发商更用心时,他们与身边亲朋好友的对比,自然是最好的正向传播。

有少数行动起来的楼盘,为社区安装消毒门,为业主买菜到家,但更多的物业公司还是强于管理,弱于服务,在疫情面前少有作为。

传播内容方面,想在当下抓受众眼球,一方面,地产营销需要更结合热点事件、热点人物,而不是自己从0开始做流量;另一方面,热点与产品卖点的巧妙结合,也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通常会更加打动客户。

如业内一位资深媒体人评论说,与其让售楼员现在学做网红,倒不如找到自带流量的网红,稍加培训后加入房产营销信息,或许效果更好。

另外,有南京房企打出了关怀医生的活动,如果能和营销再联系起来,能找到真实买房意向并支援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从效果上或许更佳。

至于产品卖点与热点的结合,例如有一家楼盘的客厅比较大,现在疫情下全家人共同参与的项目就不少,笔者身边朋友的全家跳操、父子对弈、母女瑜伽,等等。

体现这些对大客厅的需求,比单纯的发一个呆板的户型图要好很多.此外,内容的专业性度上,疫情时期对销售人员的要求标准也更高。他们不但要让购房者对自家楼盘产生兴趣,更要让购房者对整体楼市保持信心。在因疫情影响而变少的市场需求中,尽量留住更多的客户。这既需要销售有百折不挠的热情,也需要有李佳琦那种对数千种口红了如指掌的专业。我们要知道,此时的李佳琦应该比置业顾问处境更难——大家都戴口罩了,谁还买口红?

--------------------END--------------------

这里有南京楼市最新鲜的热盘和消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nuoxiaoman.com/khpp/13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