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最多的5个护肤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护肤品开封后的管理以及使用期限

关于这一点,有同学可能会想很多,比如要不要放冰箱啊、要不要避光保存啊之类的,是不是一定要尽快用完啊,等等。其实一般来说,不需要那么复杂。

保存的话,不要放到阳光直射、温度很高或者很低的地方。正常放在室内的话,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多数功效成分其实也没有那么脆弱,所以实际用的时候并不需要额外做很多保护。

而即便是像VC这样比较容易失去活性的成分,更多的保护也是从产品本身的来做的,比如通过配方、深色包装瓶、真空按压包装等等方式。

也就是说,即便这个产品中有容易失去活性需要尽可能保护的成分/配方,这个工作厂商也已经帮你做了。

至于使用期限,国内的要求是必须要写明保质期的,记得在保质期前用完。

同时包装上一般也会标注开封后多久用完的logo,常见的是6M和12M,3M都是不那么常见的。大家看到这个数字是几,那就在开封后几个月内用完就好了。

护肤品里的酒精

护肤品中的酒精还是非常常见的,但大多数同学其实不用太担心。

酒精一般在护肤品里是作为溶剂来添加的,也就是用酒精来溶解一些其他的成分,再添加进整个的产品中,来解决一些成分溶解性不好的问题。

至于酒精的刺激性,确实有同学是对酒精有过敏样反应的,我有一个朋友只要一涂含酒精多一点的护肤品,皮肤很快就成片的泛红,所以她早早的就学会在胳膊上先试用产品。

如果你也是一用含酒精的护肤品就不舒服,那肯定还是应该停用的。

不过据我自己对身边朋友/同事的观察和询问(我没找到专门的调研数据),对酒精这么明显反应的同学占比倒是很少。多数同学不喜欢可能还是因为有的不喜欢酒精味儿,或者涂在眼下的时候酒精蒸发会熏眼睛。

至于怎么判断浓度高低,如果你能打开瓶子能比较容易的闻出酒精味儿,那添加量一般在3%甚至5%了。3%以下的话,一般同学也不容易直接用鼻子闻出来。

物理防晒VS化学防晒,怎么选

随着新型化学防晒剂做的越来越好,纯物理防晒虽然是很多重度敏感皮肤的首选,但必要性已经降低了不少。

很多化学防晒剂都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温和性,也是对敏感皮肤非常友好的。

虽然纯物理防晒的使用感也是一直在进步的,但整体来说,还是比化学防晒产品和物化结合的防晒要差一些。

另外,防晒剂毕竟也只是防晒霜是否温和、是否刺激性强的一个方面,整个产品配方中其他组分的使用同样非常重要。

而化学防晒剂,尤其是比较新型的这些化学防晒剂,其实温和性也都挺好的,也值得敏感肌同学考虑,科技的进步还是应该去尝试的,「纯物理防晒一定更温和」的想法其实也不是一定对。

所以,如果你皮肤特别敏感,正好某一个纯物理防晒用着没问题,那就别随便换了。对于大多数同学,考虑到肤感和防晒力的结合,我自己是更推荐物化结合的防晒或者化学防晒的。

过度防晒对身体的坏处

过度防晒对身体最可能的风险就是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这个我们之前是说过的。

因为维生素D可以调节体内钙和磷酸盐的水平,而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太阳光中的UVB来促使皮肤中的胆固醇来合成的,而过度防晒会导致UVB这一环缺失,导致维生素D合成量不足,进而导致身体对钙的吸收受到影响,影响骨骼的生长和保养。。

虽然之前说过这个道理,但我之前是说我觉得想要过度防晒挺难的,身边也没有人出现过这个情况。

如果大家也是做防晒做的特别足,以至于平时几乎不会接触到紫外线的话,那么也要同时注意通过饮食来补充维生素D。

通过饮食补充的话,比如包括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鱼类中含有很多的维生素D,包括其他的一些谷物和乳制品、奶制品。

动辄25%的功效成分是怎么来的?

一般护肤品功效成分10%就非常高了,烟酰胺往多了加一般也就5%对吧,25%乍一看觉得特别良心。

但这里大家要留意一点,就是这里说的是「成分含量」还是「组分含量」。

「成分含量」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比如15%的VC精华,那里面就是VC加了15%。比如一个烟酰胺精华,也许烟酰胺加了3%;一个视黄醇精华,也许A醇添加了0.5%。

但「组分含量」就不一样了。有可能这个组分里面的大多数也只是水,真正的功效成分在这个组分里也是很少的。

打个比方。「组分含量」高,就像是你在你的屋子里堆满了大纸箱,但大纸箱里面实际的内容物不一定很高。也许一个比你还宽的大纸箱里面就一支口红...所以看起来占了屋子50%的空间的一堆大纸箱,其实把里面的口红放一起也许连你随身小包都装不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说法是造假,或者虚假宣传,或者产品没有用。因为这类成分一般来说也并不需要像VC、烟酰胺那样要有很大的量才能起效果。

像我们也说过,很多多肽类成分实际在产品中可能千分之一都算浓度很高了,所以还是要有个理性的认识的。

所以,大家要试着去区分一下,当我们说「XX成分占YY%」的时候,它说的是某一个成分,还是某一个组分。这样心里对于产品会更有数儿,也能够减少很多对产品的误解。

OneMoreThing

其实关于产品使用的部分,很多同学还是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产品包装信息。

咱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有具体要求的,比如使用方法

而对于正规品牌来说,大家也不要觉得这个使用方法是随便写写的。像大型公司的话,包装上的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是市场部、法务部、生产部、质量保证、合规等等不同部分从不同角度去审核过的。

所以,大家很多时候其实按着产品包装上说明的推荐用法和保存方法去使用、去保存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enuoxiaoman.com/khxg/155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