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是女人的春药,为何也是全球经济的毒药
口红是女人的春药,为何也是全球经济的毒药
最近盾姐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小伙伴在谈论口红,代购的、拼单的、买家秀的、虐狗的(不要问我为什么)发得不亦乐乎。虽然说现在还是吃土少女一枚,但是也种草了好几款口红,以至于打开某宝首页推荐都是什么Dior烈焰蓝金、YSL圆管方管想你色……
上一篇文章: 口红断了15分钟修复,其他化妆品呢? 下一篇文章: 口红是这样画的!实在太诱惑了
盾姐想,难道是我乳臭未干的小伙伴们一夜之间成熟,“想把口红擦成大人模样”,展现自己独特的女性魅力?还是想帮助国内化妆品行业赶日超法?
事实上买口红这件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咳咳,作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投资学营销号编辑,盾姐这期就和你开扒口红和经济学不得不说的故事。吃瓜群众什么?!我买支口红还和经济学有关?口红效应口红效应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年至年,美国各行业总产值都大跳水,而一直销售平平的口红不仅销量未减,反而有所增加。这种经济低迷时部分行业逆势上扬的特殊经济现象称为“口红效应”。经济学上的解释是,在美国,口红是一种廉价商品,但是却能带给人精神愉悦,所以女性涂抹口红的频率会在经济衰退期激增,因为这是她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为数不多的放松心情的方式。不过这种口红仅限于廉价口红,像Channel、Dior的唇膏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才会销量大增。
此外,经济形式不好时,虽然有潜在的消费欲望,但女性不能再随意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服装、化妆品,而是趋向于购买一些经典样式、耐久使用的产品,尤其是奢侈品。口红作为最便宜的奢侈品,单价不高在消费承受范围之内,却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理安慰和满足感,所以口红当时会大卖。同样,经典式样服装、鞋子、包等也会好卖。
在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口红效应”也出现了。当时的美国媒体称,口红、面膜的销量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欧莱雅公司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电影业的口红效应口红效应同样出现在电影业中,好莱坞电影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奠定产业地位的。当时好莱坞的电影业热闹非凡,尤其是场面火爆的歌舞片大受欢迎,美国人在秀兰·邓波儿等电影明星的歌声舞蹈中暂时忘却痛苦。
而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减速,各行业的投资及产出均大幅下降,而文化传媒产业却开始走热。人们赋闲的时间增多,对消遣类的文化产品需求增加。前后有国产电影《捉妖记》、《夏洛特烦恼》走红,又有国产电视剧《伪装者》、《琅琊榜》风靡。好玩的经济学指标
类似的,还有许多像女士裙摆高低、女士头发长短、女服务员的美貌程度、便利商店数量、扑克牌销量等奇奇怪怪的经济学指标。
这些指标实际上都是反映了在某种经济形势下的购买力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指标都不是官方统计的指标,只是一种归纳社会现象的反映方式,而且只能用于特定情况下。好比口红效应,就只能反映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女性对廉价口红购买量增加的现象。而不是说经济形势不好,廉价口红一定大卖;抑或口红大卖一定反映了经济形势差。所有宏观经济学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没有任何宏观经济规律是可以离开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地理环境,特定人群结构,特定社会性格教育背景,而能普适推广。经济学并不是高屋建瓴,相反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实际与民生息息相关。
脱离了社会现象本身,经济学的存在也没有意义。留心生活,人人都是经济学家。比如盾姐的七大姑八大姨,她们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但是她们却知道雨季来了蔬菜为什么会涨价,经济危机爆发赶紧买黄金。最后回归到买口红的话题,既然和经济形势的相关性不大,那么朋友圈的女性朋友们最近为什么这么热衷于买口红呢?
原因大概就是……不为什么,伦家就只是想买支口红而已啊~这个包装好可爱~这个色号我没有耶~这个香味好特别~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不如买只口红~……最后盾姐祝女生天天擦新口红,男生天天吃新口红,以上。声明:Julis原创尊重原创,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enuoxiaoman.com/khjg/762.html